知行合一 教学相长
——谈谈我对“师德”的认识与理解
师德,对于我们教师来说,不仅是一个永恒的话题,更是永远的追求。回溯我十几年的从教生涯,从刚毕业的懵懂员工,到走上三尺讲台、教书育人,对师德的理解,也是在阅历的增长过程中、在前辈老师们的言传身教下,不断得到深化和升华的。
在刚刚参加工作时,自己不仅走上了工作岗位,而且是教书育人的大学教师,踌躇满志,激情四溢。在职业荣誉感和使命感的驱使下,我暗下决心,一定要抓紧机会,珍惜时光,不断充实自己。在思想上,秉承着“师爱为魂,学高为师,身正为范”的师德精神,践行着最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应有的情怀。在另一方面,我总是觉得,师德,虽然是每一名教师的职业道德准则,但离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似乎还有一定距离。我时常在想,我每天尽心上好每一堂课,耐心回答每一个问题,热心帮助每一位同学,这就是师德了吗?师德,和我们每一位教师的日常教学和科研,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关系?
直到有一天,我无意中读了明代哲学家、宋明道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先生的《传习录》:“未有知而不行者。知而不行,只是未知……有如知痛,必已自痛了,方知痛。知寒,必已自寒了。知饥,必已自饥了。知行如何分得开?”“今人却就将知行分开两件去做,以为必先知了,然后能行。故遂终身不行,亦遂终身不知。”当读到这段时,我恍然大悟。原来按照王阳明先生的思想,知行合一,“立志”和“行动”不是割裂的,而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辩证统一。那么,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,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,用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学术思想来传道解惑,其实就是在践行着“师德”的内涵!鉴于此,我从此认为,师德并不是高高在上的口号,也不是高深莫测的思想,而是每一次精心准备的授课、每一份认真批阅的试卷、每一篇仔细批改的论文……把我们的毕生所学,融合到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实践中去,融合到和员工交往的点点滴滴中去,所谓“知行合一”,就是这个道理吧。
解除了这个疑惑,我越发觉得自己的工作有价值了,自此,对待工作,不敢有丝毫懈怠,因为,我们面对的是国家未来的栋梁之才,我们肩上担负的是,一个国家和民族满满的期待!那么,秉承着“知行合一”的理论,就一定高枕无忧了吗?学习如逆水行舟,不进则退。我们前进的功力来自于哪里?在“知行合一“理论的指导下,我们要以敬畏之心对待工作中的每一个任务,因为,师德,始终贯彻于我们生活的每一个细节。在教学实践中,我慢慢地发现,工作就是面镜子,你怎样对它,它亦怎样对你。我们的工作直接面对员工,在我长期的教学实践中,我逐渐意识到,员工,不仅是教育工作的对象,更是教育的主体。当我提出一个新的观点,如果员工有了积极的反馈,各自从不同的角度提出各种问题,会激励着我,不断地查阅资料,更新知识结构;当我发现一个新的案例,员工们争先恐后地上讲台侃侃而谈时,我油然升起一种危机感,感觉给他们的东西还不够多,不够新,不够深,这些都鞭策着我,努力,再努力。所谓“教学相长”,是真正地实现了以员工为教学工作的主体,是教与学的完美结合。只有这样,才能实现教师与员工的良性互动,互相促进,实现教育的目标。师德,也在这个过程中,实现了从“思想”到“行动”的升华,真正地落实到了行动中。
知行合一,教学相长,我认为这八个字,体现了“师德”的内涵,诠释了“师德”的意义,弘扬了“师德”的精神。我们每一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,都应该以此为参照,把师德的精神,化无形为有形,切实落到实处,才会有益于我们的教育事业,让莘莘学子感受到我们的关爱。德国作家赫尔曼·黑塞在
《Demian》中写到:"only the thoughts that we live out have any value" (唯有付诸实行的思想方能谈价值)。与此同理,我认为,知行合一,教学相长,就是将“师德”的思想付诸到了实际行动,有了这样的“师德”,我们将受益无穷!
(杨芳 市场营销系教师)